微信咨询
发布时间:2021-11-18 修改时间:2021-11-18 257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安徽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语文人教版教案《组歌》四。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词文学常识
2、品析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
3、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中内含丰富的哲理。
4、 感悟诗作闪烁着的理性光辉,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重难点
理解作者笔下的海浪和雨的形象。
领会两首诗的思想感情,学习借物抒怀的艺术构思。
学习过程
一、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执拗( ) 憔悴( ) 馈赠( ) 真谛( ) 璀璨( )
镶嵌( ) 酷肖( ) 长吁( )短叹
2、解释下列词语。
执拗:
憔悴:
馈赠:
真谛:
璀璨:
镶嵌:
酷肖:
海誓山盟:
长吁短叹:
盛气凌人:
纹丝不动:
3、走近作者
搜集有关作者的相关资料与同学们交流
二、自主探究
1、用简洁的语句表述读了后的感受。
2、这两首诗中,作者的想象多数时候是紧贴着海浪和雨水的自然物理特性展开的。《浪之歌》中第二、四节写到的潮汐现象,你了解吗?诗作中又是如何塑造海浪与海岸的热恋形象的?
3、《浪之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1、海浪具有什么的样的情怀?
2、诗人与海浪有什么关系?
3、彻夜的不眠使人形容憔悴。纵使人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这儿的连词使用是否有问题,为什么?
4、作者为什么能够写出'雨'的活泼可爱?
四、拓展延伸
《雨之歌》中塑造的雨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分析诗中雨的形象递进伸展的层次。
五、课堂小结
纪伯伦的《组歌》与一般哲理诗一样,也采用拟人化手法,但又与一般哲理诗不同,它不以得出某种哲理为目标,而是最终形成一个有丰富感性内容的,难以被抽象为简单道理的形象。在诗中可随时看到诗人自己的影子。
六、 达标检测
(一)基础知识
1、注音
执拗( )津( )液 炽( )热 涨( )长吁( )短叹。
2、填空
纪伯伦,_______(国别)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他和_______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3、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
A.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我是它们之间传情的信使。( )
B.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 )
C.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 )
D.我要把你烧毁,烧毁,烧毁你的一切。( )
(二)课内阅读
浪之歌
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我随着碧海丹霞来到这里,为的是将我银白的浪花与金沙铺就的海岸合为一体;我要用自己的津液让它的心冷却一些,别那么过分炽热。
清晨,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誓山盟,于是他把我紧紧搂抱在怀中;傍晚,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于是他将我亲吻。
我生性执拗,急躁;我的情人却坚忍而有耐心。
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的脚下。
曾有多少次,当美人鱼从海底钻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赏星空时,我围绕她们跳过舞;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曾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纹丝不动,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无笑容。我曾从海中托起过多少人的躯体,使他们从死里逃生;我又从海底偷出过多少珍珠,作为向美女丽人的馈赠。
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唯有我彻夜不寐;时而歌唱,时而叹息。
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
1、在诗人的笔下,海浪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作者借助海浪的形象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如何理解“呜呼!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纵使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这句话?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资格复审 发布时间:2022-01-20
认定公告 发布时间:2022-08-18
招聘公告 发布时间:2021-11-13
资格复审 发布时间:2022-01-20
面试公告 发布时间:2022-03-14
认定公告 发布时间:2022-08-18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