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咨询

分享
刷新

初中语文人教版《敬畏自然》教案八

发布时间:2021-11-19 修改时间:2021-11-19 211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安徽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语文人教版教案《敬畏自然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词语、成语,学习必要的修辞知识。 

过程与方法:分析文章,指出文章的论点、论据。理解层层递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能力,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爱护自然,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教学实录:

师: 人类曾经那么意气风发地相信“人定胜天”,喊着要创造自然。大片大片地开山垦荒、围湖造田,大肆砍伐森林,无节制地掠夺自然资源。可是,人类还没有来得及陶醉,大自然就反过来惩罚人类了。全球气候变暖,瘟疫肆虐,印度洋海啸使30万人丧生。不必违言,在人类的生存空间和视野中,已难以找到一块净土。我们究竟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然?当我们为人类的智慧而自豪时,是否想到,正是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创造了这一切?“敬畏自然”是我们当今一个“时髦”的话题,也是一个严峻的话题。人与自然是什么样的关系?会给我们指点迷津的。

师:请同学们自读批注课文,小组合作探究,领悟作者的基本观点。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

生甲:我们组认为,作者认为人类对待自然的正确态度应是“敬畏”,这个关键词在课文标题中已经显示出来了。

师:能够抓住标题的关键词语进行分析,这值得肯定。

生乙: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是:“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做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师:找得很准确,人类应该敬畏自然,那作者为什么提出这一观点?

生:作者之所以提出“敬畏自然”的观点。是因为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结果往往导致自然被破坏,导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

师: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有关人与自然方面的资料。

生甲:“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

生乙:“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生丙:“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

生丁:沉痛的记忆——26年前唐山大地震……

师: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很丰富。这篇课文的内容也很丰富,谁能理清文章行文思路吗?从整体上感知课文,不光能找准作者的观点,还要注意从原文中找出依据,不要离开文本,同时要注意归纳。

生:从整体上看,前面5个自然段,作者重在讨论人类为什么要敬畏自然。

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

生:文章从第6段开始讲“怎么做”,我在“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这一句中读出了作者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的第一种方法:站在宇宙的角度思考宇宙的价值和面临这一系列问题,就会敬重和爱护宇宙,爱护自然。即是“换位思考,以情换情”。

师:说得很好,这位同学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生:课文第7段“让我们爱护自然就像爱护我们自己的身体一样吧”这句话中,作者其实已经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的第二种方法。

生:第10段中的“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这是第三种方法:就是要把宇宙中的其他所有个体当成兄弟。

生:最后一段的“平等”非常关键,这既是一种原则,也是一种处事策略。

生:我同意他的观点,这是作者对开篇提及的那种居高临下宣称要“征服自然”的观点的一种批判。

师:下面我们请同学们来小结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然? 

生:我们认为作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讲如何对待自然:一是态度——应该平等对待自然;二是思维角度——要换位思考;三是从行动——应该爱护自然。

师:很好,我们把握了以上几个问题。作者提出我们要“敬畏自然”的观点,那么,请同桌交流一下,你如何理解作者所说的“敬畏自然”的内涵?

生:我认为作者所说的“敬畏”是敬重的意思,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生成,包括人类的生成,实在太神奇了,人类的创造无法与大自然相比,因此我们要敬重它。

生:我认为“敬畏”一词还含有“畏惧”的意思。大自然对人类要进行惩罚将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因此,我们人类在改造大自然的同时,要爱护自然。

师:古人和现代人“敬畏自然” 有区别吗?

生:古人敬畏自然是被自然的伟大力量和强烈的破坏力所震撼,现代人深刻理解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破坏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处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

师:这篇课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风格独具,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读一读,体会其中包含的深意和独特的表达作用。

生:我很欣赏“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这句话,它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出现,说成宇宙有目的的创造。宇宙创造了人类等于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既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

生:我很欣赏“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这句话。这句话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意思是说,宇宙是一硕大永恒的生命,其中的一切都是生命的存在形式,高级生命形态正是从低级生命形态中产生,所以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

生:我很欣赏“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井呢?”这句话。它用了比喻和反问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人类开采煤碳、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后果,危及人类自身。形象地写出人类面临的危机。

师:同学们理解的都很到位。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我们人类取得了哪些骄傲的成绩。试举例说明。

生:人类有四大发明。

生:1969年7月20日下午10时56分,阿姆斯特朗身背救生背包走下登月舱的扶梯,在月球土壤上印下了人类第一个脚印,人类登上了月球。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安徽logo.jpg

小编推荐
热门推荐
我是有底线的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