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咨询
发布时间:2021-11-19 修改时间:2021-11-19 551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安徽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语文人教版教案《大雁归来》二。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整体感知
认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5)描写大雁归来时的情景。
第二部分(6-10)介绍大雁的日常生活。
第三部分(11-13)揭示主题,写大雁的联合观念值得人类借鉴学习。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并思考问题: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
(1)三月春暖北飞
(2)飞行路线很直
(3)常成六只或六的倍数列队飞
(4)孤雁时常哀鸣
(5)雁过群体生活
课文精讲
大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这一段承接题目,总领全文,运用对比手法,把燕子与大雁进行对比,说明大雁才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它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希望和喜悦。
快速浏览第一、二部分,找出作者对大雁活动进行描绘的语句,体会写法及作用。
①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拐来拐去”“低语”“问好”,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大雁机敏、活泼、警觉和在休战期的自在快乐等特点。
②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邀请”是指热情地召唤,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大雁之间的联络,表明大雁的聪慧,同时我们从大雁身上可以看到一种美好的友情。
③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
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雁的情态描绘得贴切传神,体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④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
比喻,把大雁比作凋零的枫叶,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大雁从盘旋到着陆时的悠闲姿态。
①-④这几句话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形象生动,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除了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作者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突出大雁的特征,试找出几句并加以分析。
①如果一只主红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通过大雁和主红雀、花鼠的对比,突出了大雁迁徙的坚定不移。
②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通过大雁和乌鸦的对比,突出了大雁南飞路线笔直,有明确的目的地。
默读课文最后一句话,说说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和作用。
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这句话把3月迁徙的大雁的鸣叫比喻成一首诗歌,含蓄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和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那份温馨之情,突出了文章主旨,发人深思。起到总结全文,画龙点睛的作用。
通读全文,说一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大雁进行观察的,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对大雁的报春感到欣喜,把春雁的数目看作农场春天富足的标准。
(2)对大雁的迁徙飞翔由衷地钦敬。
(3)喜欢倾听大雁集会时的各种鸣叫,认为那是它们乐此不疲的辩论。
(4)对孤单的大雁感到哀怜,表示对枪杀者的反感和痛恨。
(5)赞叹大雁具有人类所不及的联合观念。
思考:
作者利奥波德是美国著名的环境保护主义者,在他的眼中动物都是有灵性的,中的大雁亦是如此。那么他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和主旨是什么?
主旨:
保护野生动物,珍爱自然环境。
目的:
告诫人类不应该凭借自己的优势而伤害处于弱势的野生动物,人与自然和睦相处,自然界才会更精彩。
深入探究
1.作者利奥波德每逢周末就到农场度假,认真观察大雁,用心感受大雁,对这样的情怀应该怎样理解?
2.文章是如何写出大雁是春的真正使者的?
文章首先明确地表明大雁的到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然后用主红雀和花鼠来作对比,说明其他动物可能在天气偶尔变化时出来,而大雁却能真正地预示天气的变化,大雁一旦出现,那就证明春天是真正到来了。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资格复审 发布时间:2022-01-20
认定公告 发布时间:2022-08-18
招聘公告 发布时间:2021-11-13
资格复审 发布时间:2022-01-20
面试公告 发布时间:2022-03-14
认定公告 发布时间:2022-08-18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