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咨询

分享
刷新

初中语文人教版《小石潭记》教案四

发布时间:2021-11-22 修改时间:2021-11-22 285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安徽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语文人教版教案《小石潭记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并熟练翻译课文。

2.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3.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一、基础知识

熟练朗读课文,对照文下注释翻译课文,然后完成以下问题。

1、请为下列加粗字注音:

如鸣佩( )环( ) 佁( )然不动 俶( )尔远逝

参( )差( )披拂 往来翕( )忽 斗( )折蛇行

悄( )怆( )幽邃 犬牙差( )互 寂寥( )无人

2、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⑴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_________蛇:_________)

⑸ 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____________________)

⑹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凄:_________寒:_________)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A、⑴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清:_______________)

⑵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清:_______________)

B、⑴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乐:_______________)

⑵ ……似与游者相乐。 (乐:_______________)

C、⑴ 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_______________)

⑵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可:_______________)

D、⑴ ……皆若空游无所依。 (游:_______________)

⑵ 同游者:吴武陵…… (游:_______________)

4、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⑴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6.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7.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8、根据原文内容,说说作者观景赏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三、精读课文,局部研讨。

9、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景物描写逼真,说一说作者描写游鱼和潭水抓住了什么特点?

11、这篇文章有不少地方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如第四段的景物写得幽深凄清,也与作者贬官后那种孤寂凄凉抑郁的心情一致。 是找出文中一例其他的情景交融的写法,试做分析。

四、拓展延伸。

12、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安徽logo.jpg

小编推荐
热门推荐
我是有底线的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