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咨询
发布时间:2021-11-24 修改时间:2021-11-24 233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安徽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语文人教版教案《孤独之旅》九。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学习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把握小说主旨
2、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习重点】
目标1、2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一、朗读课文,掌握字词。
注音:嬉闹(xī) 轩(xuān) 凹地(āo) 掺杂(chān) 雍(yōng)
胆怯(qi) 撅(juē) 觅食(m) 撩逗(1io) 给予(jǔ yǔ)
解词:歇斯底里:
一落千丈:
二、默读课文,感知内容:
展示交流:
一、导入新课:人生旅途,并非时时一帆风顺,往往充满辛酸,饱含痛楚与泪水,其实生命也就是在这样的锻造中成熟丰满的。如果说这是成长需要付出的代价的话:那么“孤独”也应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人生题目。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去体验少年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所经历的一段孤独生活。
二、检查预习:
1、明确小说的三要素。(提问)
人物(主人公):杜小康
情节:一位少年(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去放鸭。生活的艰苦、精神上的寂寞,压迫着他同时也锤炼着他的身心,在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环境:无边无际地芦苇地、鸭群、风雨
2、概括课文内容和主题。(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谈阅读感受)
要求学生用下面这个句式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 的故事,表达了一个 的主题。
参考:小说讲述了杜小康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的故事。
小说中杜小康面对陌生的自然环境。心理由恐慌、孤独走向坚强的经过,体现了人的力量:人克服了困难,战胜了困难,取得了胜利;并且使自己在斗争中成熟坚强起来。
三、研读探究:
1、小说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是什么?
(1)指现实中杜小康所处的环境的恶劣,并不是其他少年所处的幸福环境;
(2)主要指出了杜小康由原来不能体谅父亲的难处到后来能帮父亲并一起挑起家庭的重担并勇敢面对恶劣的环境,以自己的顽强、不畏惧战胜了困境,使自己真正成长起来。
2、小说主人公是杜小康,作者以较大的篇幅描写父亲和鸭子,用意是什么?
写父亲和鸭子,对完成杜小康这个形象的塑造有不可或缺的衬托作用。如:写父亲拼命赶鸭子,“不肯给它们一点觅食或嬉闹的可能。仿佛只要稍微慢下一点来,他也会像他的儿子一样突然地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从而也会打消离开油麻地的主意”“父亲显然也是有所慌张的。但他在儿子面前,必须显得镇静”。写鸭群“十分乖巧”“它们把嘴插在翅膀里,一副睡觉绝不让主人操心的样子”。作为成年人,经历了生活沧桑的父亲对前途未来都深感茫然和恐惧,何况小小少年杜小康?作为低等动物的鸭子,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尚且感觉孤独害怕,何况是作为人的杜小康?因此对这二者的描写,使得杜小康的孤独感受显得更为真切,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小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四、巩固提升:
《基础训练》51——52页第1——11题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资格复审 发布时间:2022-01-20
认定公告 发布时间:2022-08-18
招聘公告 发布时间:2021-11-13
资格复审 发布时间:2022-01-20
面试公告 发布时间:2022-03-14
认定公告 发布时间:2022-08-18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