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咨询

分享
刷新

初中语文《敬业与乐业》教案三

发布时间:2022-03-06 修改时间:2022-03-06 441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安徽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语文教案《敬业与乐业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一、学习目标:


1、反复阅读课文,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梳理出作者的论证层次。


2、辨别采用的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


1、论证层次的梳理和论证方法的辨别。


2、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领悟。


三、学法指导:


题目告诉了我们作者谈论的话题。首先请仔细阅读课文,找出作者对“敬业与乐业”的认识,并想想他是怎样来论述自己的观点的(思路与方法);其次,选择其中一些段落多多朗读,感受一下演讲的语言特点;最后,选择其中一些经典句和格言做做资料卡片,积累写作素材。特别要注意的是,读书时要联系自己,联系生活,可对文中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或作一些论据补充。


四、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子、哀时客、饮冰室主人、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十七岁中举,后随其师康有为参与维新变法,事败后流亡日本,在当地创办《新小说》杂志,并与孙中山等革命人士来往密切。回国后又曾组织进步党争取宪政。1920年后,脱离政界,先后在清华、南开任教授,并专心著述。梁启超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计148卷,1000余万字。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学术遗产,成为一代宗师。梁启超是清末民初中国文坛上影响最大的一个人物,他自1899年起提倡的文学革命开辟了近代文学理论探索和文学创作的新局面。


1、查字典、词典,读准加点字音,记住词语写法,解释词语的含义。


①旁骛():②亵渎()():


③征引:④骈()进:


⑤敬业乐群:⑥断章取义:


⑦不二法门:⑧言行相顾:


⑨强聒不舍():⑩安其居,乐其业:


2、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语中的经典词句,请结合文下注释,弄懂它们的意思。


3、认真阅读课文二~三遍,想一想:作者对“敬业与乐业”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又是如何来论述自己看法的?


4、文中的“业”仅是指正式的谋生职业吗?读了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学习研讨:


(一)导入,简介作者。


(二)检查预习2、3


(三)合作探究


1、作者在文中提出的最主要观点是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的?用了哪些方法?试列出的提纲。


2、文章结尾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试用自己的话谈谈“合理的生活”该是怎样的。读了后,你认为学生该如何“敬业与乐业”?


3、仿照示例,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举几个例子。


4、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在你我身边就有这样安心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工作的人。试说说他的一些事迹。



5、小结:


训练巩固


1、用文中名句填空:


(1)虽,而惟吾蜩翼之知。


(2)坐这山,望那山,


(3)素其位而行,


(4)用志不分,


(5)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2、探讨研究:


(1)作者所论述的“敬业与乐业”中的“业”仅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吗?


(2)梁氏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请联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谈谈这种说法的意义。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安徽logo.jpg

小编推荐
热门推荐
我是有底线的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