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咨询
发布时间:2022-03-06 修改时间:2022-03-06 171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安徽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语文教案《陋室铭》一。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一、教材分析 《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构思巧妙、韵味深长而脍炙人口。作者自述其意,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出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初步掌握了文言文阅读与学习的一般步骤,经过以往的阅读训练,学生可以感受到这篇文章的独特之处,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背诵、解说、创作等学习活动中来。
三、教学目标
1.了解“铭”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及主旨,品味“片言明百意”的语言。
3.感受并理解作者高洁的品质安贫乐道的情趣和豪迈的气概。
四、教学重难点
1.朗读并分析文章的内容。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主旨。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陋室铭》缘由的故事引入
(二)解题并介绍作者 陋室什么意思?什么是铭?(指名读注解后补充)铭文的特点是: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内容含蓄,一般押韵,属于韵文类。是作者为自己的居室作的室铭。用以自勉自慰。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指名交流查阅资料。
(三)指名学生总结学习古文从哪几方面入手? (1)扫清文字障碍(读准字音) (2)学会断句(不读破句) (3)疏通文意(从字词句入手) (4)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5)学习文章的创作手法。
(四)检查预习 1.你预习时扫清了哪些文字障碍?大家互相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室、吾、馨、儒、牍 2.指名学生划分朗读节奏 按音节划分,四字句节奏一般是:(2 /2)谁能举个例子?四字句有没有不是 (2 /2)节奏的?(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是(1/2/1)五字句按音节划分节奏大多是(2/1/2)举例。也有(2/2/1的),举例。 注意:对偶句上下节奏要一致,韵脚要读出延长音。举例。 3.现在请同学们通览全文,找出文中所押之韵脚,用三角号标出。指名学生一一说出韵脚。
(五)指导学生熟读课文 1.全班齐读,注意读的通顺,不读破句,字音正确,这是诵读文言文的第一个层次。 2.听朗读录音,提醒大家注意听朗读语气、重音、停顿和速度。 3.二步轮读(男上句、女下句)题目、作者及结句齐读。读文时要注意语气、重音、停顿、速度,这是诵读文言文的第二个层次。 4.诵读文言文的第三个层次就是要读得铿锵悦耳、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谁来给大家范读一下?
(六)疏通文意 1.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读了几遍课文,是否读懂了大意?现在四个人一组,借助课下注解疏通文意,一人口译,其他三人订正,有疑问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2.先逐句落实重点词,在指名学生逐句口译。
(七)与学生交流下列问题
1.熟悉了文章内容之后,谁能谈一谈你对陋室的印象如何? (板书:陋室不陋)
2.陋室为什么不简陋呢?文中哪一句话回答了这个问题? 使陋室生辉的光点正是“惟吾德馨”(板书),作者看重的是德行的美好,而不是生活条件,所以身居陋室却不感到简陋。
3.(陋室如何不陋,如何高雅呢?作者从正面做了具体描绘,最先写了陋室什么?(板书:环境)哪一句写环境?从这一句我们感受到陋室的环境怎样? 交流:别致幽雅,令人赏心悦目,以景色之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
4.陋室主人交往的都是些什么人? 刘禹锡擅长诗文,与白居易唱和甚多,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也是挚交好友,可见交往的都是博学多才之人。
5.作者要表明的是“陋室不陋,惟吾德馨”,为何要写交往之人呢?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交往可见陋室主人的学识身份,以交往之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
6.室主人除了和情投意合的朋友交往之外,还有哪些生活情趣呢?(板书:情趣)
7.从调弦抚琴,展卷读经可见室主人怎样的情趣? 高雅脱俗
8.作者崇尚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无……无……)认为案牍劳形,可见作者对官场生活持什么态度?(极端厌倦)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资格复审 发布时间:2022-01-20
认定公告 发布时间:2022-08-18
招聘公告 发布时间:2021-11-13
资格复审 发布时间:2022-01-20
面试公告 发布时间:2022-03-14
认定公告 发布时间:2022-08-18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