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咨询

分享
刷新

初中语文《古诗二首》教案四

发布时间:2022-03-10 修改时间:2022-03-10 123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安徽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语文教案《古诗二首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


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指导学生观素描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说


小朋友,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


二、学习古诗《锄禾》


1、出示古诗图文: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解题: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禾:禾苗。“锄未’是什么意思呢?


3、讲读诗句第1句。


(l)自读。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看图理解;“日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3)这幅图以及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呢?


(4)小结: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内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人所看到的。


4、讲读第2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边读边想;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说一说。


(3)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两行告诉我们粮食来得不容易,这是诗人所想到的。


三、巩固诗意,练习背诵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轻声地和老师一起说。


3、指名说。


4.背诵表演古诗.


5.这首《锄禾》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四、指导写字


1.“禾”独体字,与“木”比较,书写时笔画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独体字,与”干”、“牛”相比较.


“粒”左窄右宽。


“辛”、“苦”:这两个字都有一长横,要写得稳而长。


2、师范写‘禾、粒、辛、苦”


3、生描红、临写。


教学后记:学生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学会要爱惜粮食。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安徽logo.jpg

小编推荐
热门推荐
我是有底线的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