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咨询

分享
刷新

初中物理教案51

发布时间:2022-03-24 修改时间:2022-03-24 162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安徽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物理教案51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

2、知道什么是频率?频率的应用。

3、利用实验去探索影响声音特性的原因。

重、难点:

(重)1、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

(难)2、设计探究的实验,清楚双耳效应。

关 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材分析:

1、本节是了解性常识,而且比较简单,学生基本上一看就懂,所以课堂教学基本上让学生主动去完成,教师加以必

  要的纠正即可。其他时间可以讨论上节课的练习。

  教学过程:

前提测评:

  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 , 不能传声。

  3、声音在 、 体中比 体中传播的快。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

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为什么我们可以区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1、音调:声音的高低

  试验:研究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课本如图示

  结果: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结论:(1)、频率:物体一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越高,

  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

  学生阅读课本图示

  2、响度:声音的强弱

  试验:研究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关系

  课本如图示

  结果: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结论:(1)、响度与振幅有关

  (2)、响度与发声体距听者的距离有关

  (3)、用dB表示声音的强度,学生阅读材料:

  了解一些环境的响度。

  3、音色:声音的一个特征

  音色表示什么?

三、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四、完成物理时习在线本章内容

五、教后记

  本节内容比较多,应紧扣要求,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

  应让学生在课后去分析较多的声现象,并布置一定的思考题?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安徽logo.jpg

小编推荐
热门推荐
我是有底线的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