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咨询
发布时间:2022-05-23 修改时间:2022-05-23 1749
安徽敏试教育小编根据音乐学科大纲的要求,为您整理了小学音乐知识点:音乐的基本要素。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知识点】
一、音乐的基本要素
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和音色。
(一)音的高低
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间的音组成的,从钢琴上直观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键盘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键盘音越高。就数字简谱来说,在数字的正上方或下方有若干点“˙””、“︰”符,点的多少可以理解为强度,越多越强,在其上方代表高音,在其下方代表低音。
(二)音的长短
除了音的高低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长短。音的高低和长短的标住决定了该首曲子有别于另外的曲子,因此成为构成音乐的最重要的基础元素。
(三)音的强弱
一首音乐作品总会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较强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而力度的变化是音乐作品中表达情感的因素之一。
(四)音色
也就是发出音乐的乐器或人声。同样的旋律音高男生和女生唱就不一样的音色;小提琴和钢琴的音色就不一样。
二、音乐的要素表现
由基本要素互相结合,形成音乐的常用的“形式要素”,例如:节奏、曲调、和声,以及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构成音乐的形式要素,就是音乐的表现手段。
(一)节奏
节奏是指强拍和弱拍的组合规律。音乐的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节拍是音乐中的重拍和弱拍周期性地、有规律地重复进行。
(二)曲调:
曲调也称旋律。高低起伏的乐音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横向组织起来,就形成曲调。曲调的进行方向是变幻无穷的,基本的进行方向有三种:“水平进行”、“上行”和“下行”。
(三)和声:
和声包括“和弦”及“和声进行”。和弦通常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乐音按一定的法则纵向(同时)重叠而形成的音响组合。和弦的横向组织就是和声进行。和声有明显的浓、淡、厚、薄的色彩作用;还有构成分句、分乐段和终止乐曲的作用。
(四)力度
音乐中音的强弱程度。
(五)速度
音乐进行的快慢。
(六)调式
音乐中使用的音按一定的关系连接起来,这些音以一个音为中心(主音)构成一个体系,就叫调式。如大调式、小调式、我国的五声调式等。调式中的各音,从主音开始自低到高排列起来即构成音阶。
(七)曲式
音乐的横向组织结构。
(八)织体
多声音乐作品中各声部的组合形态(包括纵向结合和横向结合关系)。
音乐四大基本要素及其表现是音乐乐理基础知识,希望大家能加以掌握,在音乐鉴赏的过程中活学活用,体会音乐带给我们的独特感受。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资格复审 发布时间:2022-01-20
认定公告 发布时间:2022-08-18
招聘公告 发布时间:2021-11-13
资格复审 发布时间:2022-01-20
面试公告 发布时间:2022-03-14
认定公告 发布时间:2022-08-18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