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咨询
发布时间:2022-05-24 修改时间:2022-05-24 778
安徽敏试教育小编根据科学学科大纲的要求,为您整理了小学科学基础知识:天气与气候。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知识点】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一)大气的组成
1.干洁空气:①氮(占78%)是地球上构成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②氧(占21%)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③二氧化碳(含量少),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④臭氧(含量少),吸收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2.水汽、固体杂质一——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1.对流层
①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汽、杂质;
②厚度随纬度而变化,低纬厚,高纬薄;
③特点:地面是对流层的主要直接热源,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海拔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ºC;
④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这一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2.平流层
①在22-27千米高度处,有大量吸收紫外线的臭氧层;
②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③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④天气晴朗大气平稳(利于飞机高空飞行)。
3.高层大气
①气压低,空气密度小;②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对无线电短波通讯有重要作用。
二、大气的热力状况
(一)大气的热力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太阳辐射的波长:红外区﹥可见光区﹥紫外区(热短波,冷长波)。
①吸收作用:有选择(二吸一不吸:水汽、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臭氧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对能量强的可见光吸收的很少)。
②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厚反射作用强,夏天白天多云不太热,因为云的反射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③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易被散射,故天空成蔚蓝色)。
④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大,削弱少,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多;反之少(各纬度削弱不同)。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地面增温: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保温:大气逆辐射将大部分热量还地面(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②大气的温室效应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增温→大气辐射→地面增温。
③晴朗:白天气温高(大气削弱少),夜晚气温下降快(大气逆辐射弱),日温差大。 阴雨:白天气温低(大气削弱多),夜晚气温下降慢(大气逆辐射强),日温差小。
3.意义:①减少了气温日较差;②保证地球适宜温度,形成了人类生存的温度环境;③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二)全球热量平衡
就整个地球多年平均状况来看:地球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热量相等,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增多,导致热量失衡,引起全球变暖。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资格复审 发布时间:2022-01-20
认定公告 发布时间:2022-08-18
招聘公告 发布时间:2021-11-13
资格复审 发布时间:2022-01-20
面试公告 发布时间:2022-03-14
认定公告 发布时间:2022-08-18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