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咨询

分享
刷新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食物

发布时间:2022-05-25 修改时间:2022-05-25 1086

安徽敏试教育小编根据科学学科大纲的要求,为您整理了小学科学基础知识:食物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知识点】

1.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蔬菜、水果、调味品)等;根据食物的来源分,可以分为来源于动物的食物(荤食)和来源于植物的食物(素食)

2.食物的营养主要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  矿物质)等。

3.(蛋白质)是我们长身体的材料,是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鸡、鸭、鱼、蚕豆)等。蛋白质燃烧后有一股(焦臭味)

4.(淀粉)是富含糖类的食物。肥肉、芝麻等食物富含脂肪。

5.(糖类)(脂肪)能提供给我们(能量)

6.(维生素)(矿物质)(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蔬菜和水果里富含(维生素)(矿物质)

7.食物在白纸上檫或压后留下油迹,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脂肪。食物上滴上碘酒后变成蓝色,说明含有糖类(淀粉)。我们也可以通过看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了解它的成分。

8.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同的,我们不能说哪一种食物最有营养,也找不出一种包含了全部营养的食物。为了使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能保持营养均衡,我们必须吃(粮食类、蔬果类)的食物,还必须吃(肉蛋类)的食物。

9.营养搭配原则:(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多种搭配),每日都吃适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等。

10.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引起的。使面包发霉的霉菌就是一种微生物。

11.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12.破坏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可以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我们可以用(冷冻或冷藏、晒干风干、烘干、腌制、密封包装、真空包装、高温消毒)等方法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更好地储存食物。

13.食物包装上一般都有(生长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配料表、商标、生产厂家、地址)等信息。

14.(食品的特点、包装保存的方法、食品的不同配料)等都会影响到保质期的长短。

 

食物主要来源于自然界可以直接或者间接食用的自然资源。每种生命体的生理功能需要不同,生理机制不一样,生存方式不同,导致不同生命体的食物千差万别。但无论哪一种生命体,最终的食物元素是差不多的。地球表面基本上包含一切生命体所需要的基本营养元素,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物种,构成地球表面特殊的生物圈,形成繁杂的生态系统。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安徽logo.jpg

小编推荐
热门推荐
我是有底线的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