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咨询

分享
刷新

小学科学教案:我们周围的空气

发布时间:2022-05-28 修改时间:2022-05-28 453

安徽敏试教育小编根据科学学科大纲的要求,为您整理了小学科学教案:我们周围的空气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能够感知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的物理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手实验使学生认识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

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引导学生认识空气的性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猜想能力、实验能力以及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

2.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究态度,渗透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能用感官感知并描述空气的特点。

(二)教学难点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认识空气的基本物理性质。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小组合作法、实验法

四、教具准备

塑料袋、气球、吸管、扇子、粉笔、小打气筒、火柴、酒精、灯、水槽、水、杯子、报纸等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咱们先来做一个“闭眼游戏”好吗? 请同学样缓慢地闭上你们的双眼,放飞你们的想像。

播放班德瑞音乐《清晨》:教师用语言帮助学生想像: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一同闯入了一片迷雾森林,那里有自由流淌的风,穿过浓密树叶的会跳舞的阳光,欢快清脆的鸟叫声。多么美妙的早晨,我们忍不住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做一个深呼吸……

引导:是不是感觉有一股气从鼻子吸入,科学上把这种气叫做“空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们周围的空气。 

(二)找空气

师:我们都知道空气就在我们周围的每个角落,可是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呀,那么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证明空气的存在呢?或者说你怎样能找到空气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材料,就用这些材料一起来玩一个“我和空气的亲密接触”游戏怎么样?

游戏规则:

以小组为单位,在五分钟之内,比一比哪个组能用最多的方法感受到空气的存在。要充分调动耳、鼻、眼、皮肤、手等感觉器官。也就是怎样用眼睛看到空气,用耳朵听到空气,用手摸到空气,用皮肤感觉到空气。每个组都有一个表格,每有一种方法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就记下用到的材料,做法、观察到的现象,以及用到的感官。要求每人都体验一次,别人体验时你要认真观察,现在就让我们用心去和空气进行亲密接触。

小组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对遇到困难的孩子进行必要的帮助,赞扬活动积极的孩子,鼓励胆小的孩子,还要提醒大家注意记录,以及注意时间等问题。

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1.用塑料袋兜气,塑料袋会鼓起来。 

2.吹气球,鼓起来的气球里有空气。 

3.用吸管往装水的烧杯里吹气,会有气泡。 

4.用扇子扇风,会有凉丝丝的感觉,头发也会飘起来,说明空气流动。 

5.把粉笔放进水里,也有气泡,说明土块里有空气。

总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适时渗透“有些东西我们看不见,但并不是不存在”这一科学观念,并请学生试着举例。)

(三)比较空气和水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水的特征,今天又验证了空气的存在,那么你们能不能根据水的这些特征,找出空气的特征呢?我们通过前面的活动,观察总结出来了一些空气无色无味的特征,那么空气还有哪些特征呢,我们来研究一下。

实验:

1.把气球套在矿泉水瓶口,挤压瓶子,气球会变大。

2.吹一吹,扇一扇。

3.拿一个火柴点燃酒精,然后装一袋子空气放在火的上面,袋子会飞起来。

总结:空气也像水一样,能流动。

实验:先把报纸塞到杯子的底部,压紧,使它掉不下来,然后杯口朝下,竖直、缓慢的把整个杯子压倒水中,最后竖直向上取出,报纸还是干的。

结论:空气能占据空间。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安徽logo.jpg

小编推荐
热门推荐
我是有底线的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