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咨询
发布时间:2022-05-28 修改时间:2022-05-28 386
安徽敏试教育小编根据科学学科大纲的要求,为您整理了小学科学教案:折形状。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常见的四种基本形状。
2.能识别一些物体的形状。
3.能探究形状与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4.知道改变形状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亲自动手折形状来让学生认识到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得出圆形纸筒承受力最大的结论.
2.通过严密的科学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让学生体会到实验的严谨与科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感受科学的奥秘,学会知识的迁移。
2.引导学生尊重证据,实事求是,养成周密思考的习惯。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
控制好不同形状的纸筒的承受力对比实验的变量。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准备
教师:鸡蛋,实验记录表,课件;
学生:A4打印纸,双面胶,橡皮泥,铅笔刀,课本;
学生分组:4个学生一组,选出小组长、记录员,4名学生均是操作员。每个小组1张实验记录表,4张A4打印纸。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师:请同学们欣赏大自然中各种形状的生物,如竹子、乌龟等。按形状分类,并说说大致是什么形状?
学生回答:略。
师:观察我们的教室,说说教室里的物体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
学生回答:教室里黑板、课桌、椅子、灯管、讲台……
活动:学生探究用小刀切割橡皮泥,汇报自己切割出的形状,并尝试说一说这些形状像什么物体?
教师小结:自然界中的大多数物体是由椎体、台体、柱体和球体等4种基本形状构成的。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出示一张A4纸和一本课本,提问:你能想办法用这张纸把书托起来吗?(要求:保证书离桌面 15厘米以上。)
提问:纸筒都可以折成什么形状?
学生思考后回答:折成纸筒,思考纸筒的形状有哪些。
2.选择实验用的纸筒(圆筒形、三角形、正方形、六边形)。
(1)猜一猜:在这几种纸筒中哪个承受力最大?
(2)请学生将纸筒按承受力的大小排序,并把预测结果填在表格中(用序号表示)。
预测几种纸筒中各自的承受力,小组成员讨论,记录员将最终预测结果填在表格中。
3.实验:
(1)指导折纸筒(重点指导六边形纸筒的折法)
全班同学齐声朗读折纸筒的要求和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要求:
A.应为相同材料的纸,如A4纸,单层,且纸张大小相同(不变量),纸的形状不同(变量)。
B.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小组内所折的纸筒高度应该一样。
C.纸筒上下两边要平,胶带要把缝隙粘牢固。
(2)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A.放书本时,要对准纸筒中心,轻拿轻放,减少书本对纸筒的撞击力。
B.每个纸筒只能做一次实验,如重复使用,实验结果将不准确。
C.如放4本书纸筒被压坏,它的承受力应为3本书。
(3)小组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长分配任务,每人折一种形状的纸筒,折好后根据要求做实验,记录员做好实验记录。
4.得出结论:
(1)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指导学生按实验过程进行汇报)。
(2)结论:随着多边形边数的增加,笔筒承受力越大,圆柱形纸筒承受力最大。
(三)知识延伸,课堂拓展
“神奇”的鸡蛋:让学生试着徒手握鸡蛋,看看能否将鸡蛋握碎。
讨论:为什么看似普通的鸡蛋壳却有这么大的承受力呢?
学生讨论生活中易碎的鸡蛋为何能承受如此大的压力,小组交流,并发言。
师:鸡蛋的这种壳形能把外来的力均匀地分散开来,避免外力的过于集中,所以能够承受比较大的重力。观看课件,思考生活中哪些建筑的设计来源于生物。
播放课件:展示壳体结构的悉尼歌剧院、北京网球馆、上海动物园的象房以及装鸡蛋座、中空包装纸板等图片。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资格复审 发布时间:2022-01-20
认定公告 发布时间:2022-08-18
招聘公告 发布时间:2021-11-13
资格复审 发布时间:2022-01-20
面试公告 发布时间:2022-03-14
认定公告 发布时间:2022-08-18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