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咨询

分享
刷新

小学体育基础知识:运动训练法

发布时间:2022-05-29 修改时间:2022-05-29 408

安徽敏试教育小编根据体育学科大纲的要求,为您整理了小学体育基础知识:运动训练法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一、重复训练法

(一)概念: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的休息。

(二)作用机制:强化条件反射和痕迹积累效应,巩固和提高技术、通过相对稳定的负荷强度多次刺激产生较高的适应机制,发展和提高身体素质。

二、间歇训练法

(一)概念:指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作出严格的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的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二)作用机制:

1.明显增强心肺功能;

2.促使机体机能发生与项目相匹配的适应性变化;

3.发展各种供能的系统的功能能力;促

4.进运动员在激烈对抗和复杂困难的比赛环境中稳定、巩固技术动作;

5.使机体耐酸能力、较高运动强度下持续运动能力提高。

三、持续训练法

(一)概念:指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二)作用机制:

1.主要用于发展一般耐力素质,并有助于完成负荷强度不高但过程细腻的技术动作,可使机体运动机能在较长时间的负荷刺激下产生稳定的适应,内脏器官产生适应性的变化;

2.提高有氧代谢系统供能能力以及该供能状态下有氧运动的强度;

3.为进一步提高无氧代谢能力及无氧工作强度奠定基础。

四、变换训练法

(一)概念:指变换运动负荷、联系内容、联系形式以及条件,以提高运动员积极性、趣味性以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

(二)依据:

比赛过程的复杂性

运动能力的多样性

运动技术的变异性

运动战术的变化性

神经系统的灵活性

五、循环训练法

(一)概念:指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将联系手段设置为若干练习站,运动员按照既定的顺序和路线,依次完成每站练习的训练方法。

(二)优点:

激发训练情绪

累积负荷“痕迹”

交替刺激不同体位

六、比赛训练法

(一)概念:指在近似、模拟或真实、严格的比赛条件下,按比赛的规则和方式进行训练的方法。

(二)依据:

人类先天竞争性

表现欲的本体性

竞技能力形成规律性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安徽logo.jpg

小编推荐
热门推荐
我是有底线的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