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咨询
发布时间:2022-05-31 修改时间:2022-05-31 1656
安徽敏试教育小编根据生物学科大纲的要求,为您整理了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知识点】
一、多细胞生物体的生长包括:
细胞生长(增大细胞体积)和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不同动植物同类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大小一般无明显差异。主要取决于细胞数量的多少。
二、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1.细胞体积越大,细胞表面积与体积比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
2.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核与细胞质的比值就越小,导致细胞核的“负担”过重。
三、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联系的过程。
四、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其中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五、有丝分裂:
1.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2.细胞周期包括:
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和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分裂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分裂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5%~10%。
3.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中央。
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中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注: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
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染色体数加倍,子染色体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注:染色单体消失。
末期:染色体和纺锤体消失,核膜和核仁重新出现,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的细胞壁,将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注:细胞板是真实存在的结构。
4.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与植物细胞的基本相同。
不同点:
(1)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植物细胞由细胞两级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2)末期:子细胞的形成方式不同。植物细胞由细胞板形成新的细胞壁把亲代细胞分成两个子细胞,动物细胞由细胞膜向内凹陷把亲代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5.有丝分裂的意义: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6.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量的变化:
六、无丝分裂:
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如草履虫、变形虫、蛙的红细胞等)注:无丝分裂有DNA的复制。
细胞增殖是细胞学的基础,备考时要特别注意细胞分裂区分各个时期相关元素的数量变化情况,并通过图像和曲线图来判断分裂过程。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资格复审 发布时间:2022-01-20
认定公告 发布时间:2022-08-18
招聘公告 发布时间:2021-11-13
资格复审 发布时间:2022-01-20
面试公告 发布时间:2022-03-14
认定公告 发布时间:2022-08-18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