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咨询
发布时间:2022-03-06 修改时间:2022-03-06 173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安徽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语文教案《紫藤萝瀑布》三。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理解写景抒情的特点,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采用诵读法、讲析法、讨论法,点拨法,由浅入深,由形象感知到理性思考,把握文章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理解内容,感悟中心。为突破这一目标,主要通过有感情的反复诵读,设置情境等手段来加深学生领会文章主旨。
2.难点分析:学习借景抒情的描写方法。主要采用讨论、分析、引导,通过放映画片来加强学生能力的训练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渲染,激趣导入
(利用多媒体,在音乐声中,展示一组紫藤萝花的图片。)
随机导入:在大自然中,令人惊艳的美丽随处可见。也许你会喜欢富丽堂皇的牡丹,也许你会欣赏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也许你会赞叹傲霜斗雪的蜡梅。然而,女作家宗璞却被那一片纯净的紫色,那一树如瀑布般流泻下来的紫藤萝深深折服。今天,就让我们来品味紫藤萝炫人的美丽和跃动的生命力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紫藤萝花有直观形象的
了解,同时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梳理文脉
1.释题
“紫藤萝瀑布”是“瀑布”吗?
明确:紫藤萝又叫“紫藤”“朱藤”,春季开花,产于我国中部,供观赏。很多很多的紫藤萝花缀在一起,像瀑布从空中垂下来,所以作者称之为紫藤萝瀑布。
2.美读
在预习的基础上,指名配乐读。提出朗读要求:(1)节奏缓急适当。(2)读准字音,融入感情。
(设计意图:课文像一幅极为精彩的工笔画,即使是鉴赏专家,也未必能尽得其妙。让学生在朗读中自由品味此文的独特魅力及所包含的意蕴。)
3.理脉
面对一株盛开的紫藤萝花,作者被深深地打动了,请大家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赏
花—忆花—悟花。(设计意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对文章结构及行文线索有清晰的印象,从而有利于下面的教学。)
(三)思考品味,合作探究
1.品读语言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在描写时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赏析你最喜欢的句子。
(2)对景物的描写生动而细致,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通过品读交流,进一步品味课文语言,引导学生从内容、写作特点上去理解、品味、鉴赏、把握,便于学生有意识地模仿运用。)
2.解析背景
课文还写了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朵的繁盛作对比,突出现在花的生机盎然。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折射出人的不幸,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经历思考人生哲理。)
教师介绍相关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那一段焦急的悲痛的日子”,宗璞一家在“文革”中深受迫害。而写作此文时她的小弟身患绝症。十年浩劫给作者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磨难,作者徘徊于庭院中,见到一树如瀑的藤萝花,睹物释怀,写下了这篇让人在绚丽的色彩、奔腾的激流中感悟生命意义的美文,并从紫藤萝的盛开与衰败中领悟了人生哲理。
3.研读主旨
作者由紫藤萝瀑布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如何理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归纳: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稀稀落落,遭遇不幸,过了这么多年,又开花,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这样生机勃勃,自然界的生命能这样战胜不幸,展示它的顽强和美好,人更应如此。也许你遭遇了不幸,但你的生命还得继续,人类社会照样向前发展……
(设计意图:此句是全篇最富哲理、最有深意的句子,只有理解此句,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并借此领会作者的人生态度。)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资格复审 发布时间:2022-01-20
认定公告 发布时间:2022-08-18
招聘公告 发布时间:2021-11-13
资格复审 发布时间:2022-01-20
面试公告 发布时间:2022-03-14
认定公告 发布时间:2022-08-18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