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咨询

分享
刷新

初中语文《画山绣水》教案八

发布时间:2022-03-10 修改时间:2022-03-10 92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安徽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语文教案《画山绣水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能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桂林山水的特点。


2.能说出传说故事与桂林山水的关系。


3.能说出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情感。


教学重点:


1.领略并鉴赏桂林山水的美,提升学生对自然风景的审美能力。


2.明确作者写此文的用意。


教学难点:


1.学习严密的结构和准确的用词,欣赏文章的诗意美。


2.学会使用间接材料来丰富作品内容、表现事物的方法。


教材分析:


1、通过吟哦讽诵,品味作者笔下鲜活、灵动的文字,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涌动的热爱大自然的激情。


2、通过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文笔精华的阅读,专题内容的了解,养成比较、分析、归纳、拓宽、迁移等思考性的阅读习惯、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


设计理念:


目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语言干瘪、随意,空洞无物,是阻碍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瓶颈。这篇优美的散文,尽显出语言优美的特点,因此,本节课以语言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优美语言的品读,也是希望让学生的语言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富有真情实感的有效尝试。本课应该以学生诵读为主。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检查字词预习(投影):


褒(bāo)贬 攒(cuán)聚 剔(tī)透 嶙(lín)峋


精髓(suǐ) 愚钝(dùn) 恬(tián)静 恍(huǎng)惚


怠(dài)慢 贮(zhù)藏 瞭(liào)望 黑黝(yǒu)黝


袅(niǎo)袅 圩(wéi)子


褒贬:评论好坏。


攒聚:紧紧地聚拢在一起。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细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手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


恍惚:精神不集中,迷迷糊糊。


圩子:低洼地区防水护田的堤岸。


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扬。


黑黝黝:没有光亮,黑暗。


介绍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杨朔(1913~1968),原名杨毓晋,山东蓬莱人,现代散文家。著有中篇小说《红石山》、短篇小说集《北黑线》和中篇小说《三千里江山》。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后,专力进行散文写作。代表作品有《荔枝蜜》《蓬莱仙境》《雪浪花》《香山红叶》《画山绣水》《茶花赋》《海市》等。


2写作背景:


漓江,是中国锦绣河山的一颗明珠,是桂林风光的精华,早已闻名遐迩,著称于世。从桂林到阳朔约83公里的水程,它酷似一条青罗带,蜿蜒于奇峰之间,沿江风光旖旎、碧水萦回、奇峰倒影、深潭、喷泉、飞瀑参差,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人称“百里漓江、百里画廊”。作者通过对漓江风景的品评,揭示了劳动人民在其中所凝聚的深厚的感情和审美创造。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安徽logo.jpg

小编推荐
热门推荐
我是有底线的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