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咨询

分享
刷新

初中语文《出师表》教案七

发布时间:2022-03-13 修改时间:2022-03-13 119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安徽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语文教案《出师表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背诵全文,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了解作者对后主提的三点建议。


3、学习融议论、叙述、抒情于一体的写作方法。


4、了解“表”的一般知识以及“以”的用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解题,导入新课。


《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给刘备之子后主刘禅的一篇奏章。诸葛亮,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蜀汉建兴(后主刘禅的年号)五年,诸葛亮为了完成先帝刘备统一全国的大业,准备出师北伐。后主刘禅昏庸无能,平时国事事无大小,都取决于诸葛亮。诸葛亮为了消除北伐的后顾之忧,因此上这篇“表”,希望国内政治清明,后方稳定,使他“北伐中原”的计划得以实现。


《出师表》是汉末以来“表”中的杰作,是一篇使人动感情的好文章,其人其文历来为后人所景仰。陆游曾赞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表,是古代一种文体,是臣下向皇上陈情、请愿的一种奏章。


二、指导阅读课文。


(一)、正音:


疲弊(bì)陛下(bì)恢弘(hóng)驽钝(núdùn) 裨补阙(bìquē)行阵和睦(háng)夙夜忧叹(sù)崩殂(cú) 妄自菲薄(fěi)陟罚臧否(zhìpǐ)以彰其咎(jiù)


(二)、研读第1、2段。


1、结合文中注释阅读课文,并补充如下注释:


疲弊:比喻国家衰弱贫穷。


秋:引申为关键时刻。


盖:语首助词,可译为“原来”。


妄自菲薄:指过分看轻自己。


忠谏:忠于皇上的谏言。谏,读,臣下规劝皇上,向皇上提意见。


昭:读,诏示,显示。


刑:名词活用为动词,用刑,受罚。


光:名词活用为动词,发扬光大。


臧否: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奖励惩罚,表扬批评。


恢弘: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扩大发扬。


2、指导分析第1段。


(1)提问:作者指出当时蜀国的形势如何?诸葛亮向刘禅提的第一条建议是什么?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开张圣听(广开言路)


(2)指导辨析词的引申义和“以”的连接作用。


复习“以”的介词用法──当“用、把、拿、凭”等意思讲,分析“以”作连词的用法。“开张圣听”目的是“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士之气”,“以”连接目的,可译为“用”、“用来”。


“妄自菲薄”结果是“以塞忠谏之路”,“以”连接结果,可译为“以致”。


“以”用作连词,连接的大多是句子,句与句之间有一种逻辑上的关系,在朗读时要注意“读断”。


3.指导分析第2段。


提问:作者在此向刘禅提出的另一条建议是什么?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赏罚分明


4、研读3-5段。


1)、补充如下注释:


是以:因此,“以是”的倒装。


痛恨:痛心,遗憾,要注意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所以:表原因连词,要注意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计日而待:时间不长,屈指可数。


良实: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善良诚实之人。


亲贤臣,远小人:亲,亲近;远,远离。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阙:通“缺”,缺点。


2)、作者在此向刘禅提出的第三条建议是什么?


“亲贤臣,远小人”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安徽logo.jpg

小编推荐
热门推荐
我是有底线的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