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咨询

分享
刷新

小学音乐教案设计:让我们荡起双桨

发布时间:2022-05-24 修改时间:2022-05-24 7070

安徽敏试教育小编根据音乐学科大纲的要求,为您整理了小学音乐教案设计:让我们荡起双桨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一、教材分析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表现性歌曲,作于20世纪50年代,是儿童歌曲中的经典之作,传唱半个多世纪到现在仍然是经久不衰。歌曲描写的是少先队员在北海公园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歌唱的情景。歌曲是明显的两段体,曲调优美但不乏热情。第一乐段轻盈的旋律给人以亲切感,弱起小节的运用,对歌曲的情感起到了推动作用,形象地表达出荡舟北海的喜悦之情。第二乐段的合唱,旋律起伏、摇荡,更加生动地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荡舟嬉戏的情景,这一部分是学习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以欣赏为主线,引导学生感受歌曲轻快、优美的情绪。 

(二)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用能够用饱满的情绪、优美亲切的声音,富有感情地演唱。

(三)情感目标:通过听、想、说、唱、动等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体验旋律的美感,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引导学生有感情演唱。

(二)教学难点:掌握○ × × ×弱起乐句的演唱(及时、准确);把握音准、节奏的准确。

四、教学方法

(一)教法:从揭示课题到理解体验的过程,采用聆听、视唱、个别指导、合作创编等方式进行指导。

(二)学法:由老师用钢琴示范演唱,用比较对比的方式,并进行反复的练习,来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障碍。

五、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听音乐组织学生进教室。

2.师:同学们现在是我们音乐课的时间,那我们现在要做些什么呢?听音乐、唱歌!今天的音乐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新歌,我们来聆听一遍,感受一下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欢快、优美、抒情)

3.导入新课——《让我们荡起双桨》

 (二)新课教学   

1.这么优美动听的歌曲我们再来听一遍,请你闭上眼睛用心感受一下歌曲的速度、拍子以及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呢?(歌曲速度不是很快,2|4拍,强、弱)

2.接下来老师也想演唱一遍歌曲,请你听一听老师是用什么样的感情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的?(饱含着热情,优美亲切的声音)

3.跟琴用“la”模唱歌曲旋律。(提示:身体坐直了,保持好唱歌的姿势)

4.设问:同学们刚才在演唱时,有没有觉得某个地方有点抓不住?(生答),解决弱起的演唱难点,并思考弱起给歌曲带来了怎样的美感?

5.跟琴用唱名演唱歌曲的歌谱。(提示换气符号,四分休止符)感受休止符这种“停、走”对音乐产生了怎样的作用?生答。(荡漾的、起伏的、流动的)

6.休止符让音乐产生了起伏的感觉,歌曲的名字叫什么?《让我们荡起双桨》,你明白”荡”的意思吗?(荡漾的、起伏的、流动的)休止符就让这首歌曲荡了起来。旋律中除了休止符还有哪些音符也有这种荡漾的感觉?(附点音符、前倚音)

7.大屏幕出示附点音符和前倚音。师带领学生分别演唱附点音符和前倚音的乐句并进行比较。

8.完整演唱歌曲的歌谱,请同学们把歌曲旋律荡漾的感觉用自己的声音表现出来。

9.填词演唱,用优美又带着热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师弹伴奏,生唱词)

10.第一次唱词就唱的这么好,老师觉得非常满意。最后一句“迎面吹来凉爽的风”有的同学吹到了,有的同学还没有吹到,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师范唱这句)

11.大屏幕出示歌谱,提示反复记号和段落跳跃记号。

12. 跟琴演唱第2、3段歌词,解决一音多字的难点。

13.跟琴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14.聆听第二部分合唱部分,并说说有什么感受?生答,师总结。

15.跟琴唱第二声部歌谱,师生合作。(师唱第二声部,生唱第一声部并进行交替)

16.一首歌曲我们不光可以用歌声来表现歌曲也可以用动作来表现,师带领学生边唱边做动作。全体起立(师放歌曲伴奏).

(三)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中的一首插曲,简介词曲作者及歌曲背景。

2.欣赏影片《祖国的花朵》中的一个片段,感受影片主人翁当时的心情。(师放视频)

3.大屏幕播放无声影片和有声影片,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神奇与美妙,了解影视音乐的魅力和作用。

(四)总结: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桨》把电影里的景色烘托的更加美丽(白塔高耸,绿树红墙更坚挺的屹立在湖边),使影片更加逼真感人,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请同学们再次唱起《让我们荡起双桨》让这优美的歌声传遍我们校园的每个角落。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安徽logo.jpg

小编推荐
热门推荐
我是有底线的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