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咨询

分享
刷新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岩石与矿物

发布时间:2022-05-24 修改时间:2022-05-24 1097

安徽敏试教育小编根据科学学科大纲的要求,为您整理了小学科学基础知识:岩石与矿物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知识点】

一、基本意义

矿物一般是自然产出且内部质点(原子、离子)排列有序的均匀固体。其化学成分一定并可用化学式表达。所谓自然产出是指地球中的矿物都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

地壳中存在的自然化合物和少数自然元素,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性质。都是固态的(自然汞常温液态除外)无机物。矿物是组成岩石的基础。

(地质博物馆中有明确概念:一般而言矿物必须是均匀的固体。矿物必须具有特定的化学成分,一般而言矿物必须具有特定的结晶构造(非晶质矿物除外),矿物必须是无机物,所以煤和石油不属于矿物。

实验室已经能够制造出某些矿物晶体(但制造出来的不属于矿物),如人工水晶、人工钻石等。

二、成因

矿物是化学元素通过地质作用等过程发生运移﹑聚集而形成。具体的作用过程不同,所形成的矿物组合也不相同。矿物在形成后,还会因环境的变迁而遭受破坏或形成新的矿物。

三、形成作用

岩浆作用发生于温度和压力均较高的条件下。主要从岩浆熔融体中结晶析出橄榄石﹑辉石﹑闪石﹑云母﹑长石﹑石英等主要造岩矿物,它们组成了各类岩浆岩。同时还有铬铁矿﹑铂族元素矿物﹑金刚石﹑钒钛磁铁矿﹑铜镍硫化物以及含磷﹑锆﹑铌﹑钽的矿物形成。

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矿物趋向于结构紧密﹑比重大和不含水。在接触变质作用中,当围岩为碳酸盐岩石时,可形成夕卡岩,它由钙﹑镁﹑铁的硅酸盐矿物如透辉石﹑透闪石﹑石榴子石﹑符山石﹑硅灰石﹑硅镁石等组成。后期常伴随著热液矿化形成铜﹑铁﹑钨和多金属矿物的聚集。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安徽logo.jpg

小编推荐
热门推荐
我是有底线的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