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咨询

分享
刷新

小学体育基础知识:课外体育活动

发布时间:2022-05-29 修改时间:2022-05-29 732

安徽敏试教育小编根据体育学科大纲的要求,为您整理了小学体育基础知识:课外体育活动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一、概念

课外体育活动是在体育课以外的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多种组织形式,结合自然能力和卫生保健措施,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为目的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体育活动。它对巩固和提高体育课所传授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对体育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质量,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意识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活动形式

1.课间活动

课间活动一般包括在两节课之间利用10分钟进行的学生自由活动和一般在上午第二、第三节课之间利用15~30分钟开展的课间操活动。通过课间活动,可以使学生在紧张的坐姿学习后,身体各部分得到舒展和活动,以达到调节身体姿势,消除局部疲劳,促进血液循环,活跃精神,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2.课外活动

体育课外活动是学校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要安排一节课外体育活动课,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的锻炼时间。课外体育活动可以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规定与自愿相结合,班级与个人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在体育教师或班主任的指导下,在班干部或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体育活动。

3.学校运动会

运动会是学校内部自行组织的,以年级、班级为单位进行的竞赛活动。其竞赛形式一般由多个运动项目组成,并在同一时段进行。目前最常见的形式是田径运动会,或篮球、排球、足球及田径等多个项目组成的综合运动会。

三、特点

1.活动内容的多样化

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没有硬性规定,远远超出了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从学生自发地游戏、郊游,到正式运动项目及其比赛,凡是能用于身心锻炼与娱乐的体育手段,都可以作为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

2.组织形式的灵活性

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没有严格规定,可以是全校的、年级的,也可以是班级的、小组的、个人的;可以是正式组织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组织的。

3.空间领域的广泛性

课外体育活动中,学生活动的空间范围更为广阔。既可以在校园内,又可以在校园外;既可以在室外,也可以在室内;既可以在操场,也可以在教室;即可以在公共体育场所,也可以在大自然中。这种空间领域的广阔性,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教育环境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安徽logo.jpg

小编推荐
热门推荐
我是有底线的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