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咨询
发布时间:2022-05-29 修改时间:2022-05-29 1057
安徽敏试教育小编根据体育学科大纲的要求,为您整理了小学体育基础知识: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手段。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一、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
恢复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运动时能源物质主要是消耗,体内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功能逐渐下降。
第二阶段:运动停止后消耗过程减少,恢复过程占优势,能源物质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
第三阶段: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内不仅恢复到原业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这种现象称“超量恢复”或“超量代偿”,保持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水平。
二、机体能源贮备的恢复
(一)磷酸原的恢复
磷酸原的恢复主要是由有氧氧化系统供能。运动中磷酸原消耗的愈多,其恢复过程需要的氧也愈多。
(二)肌糖原贮备的恢复
肌糖原是有氧氧化系统和乳酸能系统的供能物质,也是长时间运动延缓疲劳的一个因素。影响肌糖原恢复的速度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二是膳食。
(三)氧合肌红蛋白的恢复
在肌肉工作时氧合肌红蛋白能迅速解离,释放氧供肌纤维中的线粒体利用,而运动后几秒钟可完全恢复。
(四)乳酸再利用
乳酸消除的速度与其产生的数量及恢复方式有关,工作时形成乳酸愈少,消除愈快。乳酸在工作肌中被继续氧化分解利用占绝大部分。
三、促进人体功能恢复的措施
(一)活动性手段
1.变换活动部位和调整运动强度
研究证明,与安静休息相比较,活动性休息可使乳酸的消除快一倍。
2.整理活动
从原则上来讲,整理活动和准备活动的内容相似,但安排的顺序相反,基本内容和顺序大致如下:
(1)专项整理活动。田径运动员或其它项目的运动员在训练、比赛结束后,慢跑几圈并可做一些负担较重的专项练习活动,使相应部位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有针对性地加强。
(2)一般整理活动。可进行徒手操、艺术体操,或轻音乐伴奏的舞蹈;另外,全身各部位的伸展活动对恢复很重要。
(二)营养性手段
1.能源物质的合理调配
由于糖是体内最重要的能源物质,因此,运动中糖的适量补充,无疑是提高运动能力的一个促力因素。
2.营养物质的补充方法: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
(三)药物手段
促进人体疲劳恢复的药剂很多,一般分为化学药物和中草药两类。
1.化学类的药品有提高肌肉代谢作用的葡萄糖酸钙、次黄嘌呤核苷、三磷酸腺苷等。
2.应用中医药调理的目的在于,促进机体尽快恢复,提高免疫及抗病能力,改善代谢调节,提高训练效果。
(四)睡眠
睡眠对功能的恢复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睡眠使精神和体力得到恢复。
(五)物理手段
在大强度和大运动量训练之后,常采用按摩、水疗、理疗、吸氧及负离子、针灸、气功等医学物理手段加速机体恢复。
(六)心理学手段
对身体起作用的心理手段、种类非常多。其中主要有:暗示性睡眠—休息,肌肉放松,心理调整训练(个人和集体的),各种消遣和娱乐活动,舒适的生活条件等。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资格复审 发布时间:2022-01-20
认定公告 发布时间:2022-08-18
招聘公告 发布时间:2021-11-13
资格复审 发布时间:2022-01-20
面试公告 发布时间:2022-03-14
认定公告 发布时间:2022-08-18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