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咨询

分享
刷新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细胞分化的原理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2-05-31 修改时间:2022-05-31 1265

安徽敏试教育小编根据生物学科大纲的要求,为您整理了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细胞分化的原理及应用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知识点】

一、细胞分化

1.概念:细胞的分化是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结果和意义:产生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细胞,形成不同组织和器官。 

3.特点:

持久性(细胞分化发生在整个生命进程中);

普遍性(生物界中普遍存在,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稳定性、不可逆性。

4.细胞分化程度比较:细胞分化程度越高,细胞分裂能力就越低,高度分化的细胞往往不能再发生分裂增值。体细胞>干细胞>受精卵

二、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细胞全能性原理:细胞都是由受精卵有丝分裂产生,都有一套完整的遗传物质。

3.细胞全能性大小比较: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分裂能力强的细胞>分裂能力弱的细胞(未分化的或分化程度低的细胞>分化程度高的细胞)。 

4.细胞全能性的表达:离体(脱离植物体的植物细胞称为外植体);提供适宜条件:温度、水、无机盐、有机营养及激素等。其过程: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为根、芽的胚状体,发育为幼苗。 

4.应用(意义):快速繁殖花卉、蔬菜;拯救珍稀、濒危动植物;克隆人体器官,用于器官移植。

三、干细胞

1.概念: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把那些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并能在一定条件下分化形成一种以上类型细胞的多潜能细胞。一旦生理需要,这些干细胞可按照发育途径通过分裂而产生分化细胞,即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 

2.分类:大体上可以分为成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胚胎干细胞

3.应用(意义):干细胞的研究替换病变的组织和器官,为某些癌症和遗传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安徽logo.jpg

小编推荐
热门推荐
我是有底线的

复制成功

您已成功复制微信号,现在前往微信搜索该微信号进行咨询。